数学与统计学院始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历经数学教研组、数学科、数学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20年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院现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学院自成立至今已培养社会各方面本、专科学生万余人。“应用数学学科”为校首批重点学科,“数学学科”为校第二轮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校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校首批转型试点专业;“应用统计学”是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校内培育点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正、副教授20人,博士12人,硕士33人,拥有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国培专家1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1人,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1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讲坛新秀4人,兼职硕士生导师6人,已顺利培养研究生13名。设有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应用统计学教研室”、“几何与代数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工程数学教研室”共六个教研室和张苍数学研究中心,建有算子理论与科学计算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勤耕笃行求实奋进取得显著成绩。数学与统计学院2015年获评“河南省先进集体”(河南省人社厅、河南省教育厅);党总支2016年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学院教师党支部2021年获评河南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2023年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获评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2024年顺利通过建设验收。数学与统计学院曾连续五年获评校考研先进单位,多次获评校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先进团总支、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廉洁单元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院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教学科研服务设施,拥有应用数学实验室、计算科学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等现代化专业实验室3个,大数据实训平台1个,统计咨询分析中心1个,有高性能计算机300余台,安装有大型数学软件,配套设施齐全。建有系统化资料室1个,专业图书、专业期刊品种丰富。学院以学生为本,加强学风建设,毕业生考研率居全校前列。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年就业率均在96%以上,近年毕业生入职初月薪过万元者多人,进入500强企业多人。
学院教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法,教学中恰当融入思政元素,有效实施知识传授和思政引领双效育人课堂,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荣获国家级、省、校级奖50余项。获评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大数据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院积极搭建平台,参与国内外的学术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内外的多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并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完成和承担国家级、省厅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Filomat》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在清华大学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论著10余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6项;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评省校级一流课程3门,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门。
2015年以来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奖3项、省一等奖52项、省二、三等奖146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奖3项、省一等奖56项、省二等奖63项、省三等奖96项;“蓝桥杯软件大赛”、“挑战杯大赛”、“信息安全与对抗大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共获国家级奖14项,省一等奖23项、省二、三等奖108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数学与统计学院全体教职工将秉承“识数达用,明德求真”的院训和“尽精微,求创新”的院风,开拓进取勇毅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再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