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切实提高同学们文明素养,做璀璨中华优秀传统化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9月23日晚,数学与统计学院副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王仁举在A11-423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修身礼仪》为题开展专题报告。数学与统计学院2025级238名同学听取讲座。

王老师以福耀科技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王树国的致辞为引,教育同学们做人要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他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出大学生要学会“尊敬,尊重,遵守”等拉开了报告的序幕。他在报告中与同学们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根脉。他以“孝、文、辨、币”的古义寄语学生,强调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和道家为主干,源远流长。他以外交部部长王毅的形象代表中国形象,强调“尊重”“不卑不亢”在新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他指出学生应注重各方面礼仪,因为文化的本质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还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着重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及彼此共存共荣等五个鲜明特性。
王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纵览环节带领学生领略了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作品的魅力。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众多学派。儒家以孔子为主要代表,并且儒家的经典《论语》《孟子》等,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之道,对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墨家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倡导人们无差别地关爱他人。墨家还注重科学技术和逻辑学的研究,在光学、力学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法家以韩非、商鞅等为代表,强调以法治国,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受到许多诸侯国的重视,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保障。
王老师介绍了文明礼仪的内容、基本原则和常用文明用语,强调了校园礼仪的重要作用,涵盖了图书馆、医院等场所的礼仪规范,如校园里电动车时速不超15码、禁止抽烟等,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文明礼仪。他还介绍了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戏剧、语言文字、传统医药医学等丰富内容。他以专业课数学分析学习为例,强调学习要把握事物的变化规律,正如传统文化虽历经岁月变迁,却依然绽放光彩。他认为讲文明源于礼仪,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以“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为寄语,希望同学们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将文明礼仪融入日常生活,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

此次入学教育使学生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修身礼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了他们传承传统文化、践行文明礼仪的热情,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品质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基础。